8月25日,williamhill中文臧剑锋教授领导的先进医疗器械交叉研究团队取得重要突破,研制出一种可用于肠道运动监测的“可生物降解超声造影胶带(BioUCT)”。该成果以“Biodegradable ultrasound contrast tape for tracing intestinal motility”(用于追踪肠道运动功能的可生物降解超声造影胶带)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学院博士毕业生田野、杨月莹,威廉官网中国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博士后王佳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唐瀚川副教授和臧剑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小肠切除术后常出现肠动力障碍和梗阻等并发症,需长期、定期监测。现有影像技术如MRI和CT虽分辨率高,但操作复杂、成本高昂且难以频繁使用;超声成像虽可实现无辐射、动态监测,但肠道等软组织回声微弱、位置不固定,成像对比度低。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设计的可降解超声对比胶带(BioUCT),其通过在坚韧水凝胶中封装周期性气室结构,实现了超过90%的超声反射率,可显著增强肠道在超声图像中的显示亮度。
该BioUCT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杨氏模量约20 kPa)和生物粘附性,能紧密贴附于肠道表面,并在植入活体猪模型后持续提供清晰超声图像达两周,最终在12周内自然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结合可穿戴超声设备,该系统可实现术后肠道运动的长期、无线、动态监测,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断工具。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T2350001、52173280)、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4QNRC001)、威廉官网中国交叉研究项目(2023JCYJ044)及太湖未来技术创新基金(2023A3)等项目的支持。

图1 生物可降解超声造影贴片示意图
论文信息:
Tian, Y., Yang, Y., Wang, J. et al. Biodegradable ultrasound contrast tape for tracing intestinal motility. Nat Commun 16, 7910 (202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310-8